农机补贴落实机械化生产引秋收模式转变【资讯】
农机补贴落实 机械化生产引秋收模式转变
农机补贴落实 机械化生产引秋收模式转变 柴喜男 来自中国经济悄然感受到今年的“三农”新变化――由于国家农机补贴及时落实兑现,大大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。 双节假期伊始,经济导报就赶回老家阳谷,一路望去,处处呈现一派丰收景象。同时,导报悄然感受到今年的三农新变化――由于国家农机补贴及时落实兑现,大大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。 据悉,今年三秋,山东省补贴玉米收获机6790台、免耕播种机2100台、土地深松机1377台,促进了粗放的传统生产模式转变为科学的循环发展模式。 全程机械化 2日一大早,玉米地还被一层轻雾笼罩。找的收割机一会儿就来收。高庙王乡塘坊村村民郝存海对导报说,一亩地花不了几个钱,再也不用钻到地里掰玉米受苦了。 正在这时,伴着阵阵轰鸣声,一台玉米收割机开进了他家的地里,后边还跟着一辆农用三轮车。郝存海告诉导报,三轮车用来把收下的玉米运回家。 导报6日从山东省农机局获悉,截至目前,全省玉米已收获超过2200万亩,接近种植面积的一半;累计投入农机170多万台套,机械收获面积1800多万亩,机收率近85%。 不仅收割使用机器,剥玉米也机械化了。在高庙王乡镇驻地方舟超市门口,经营者卢香萍正用玉米去皮机剥玉米,今年才买的,省时又省力,也不用找人帮忙了。 在距超市不远的马路上,司海鹰一家正忙着脱粒。只见他用工具把玉米放到传送带上,随着传送带的转动,玉米被送到机器里面,随后,玉米粒从机器后面吐了出来,玉米芯也从一侧落到地上。现在农民种地省事多了。司海鹰说,犁地、整地、小麦播种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,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。 秸秆还田 农机的推广,也解除了农民处置秸秆的忧虑。联合收割机这个大家伙走过之后,秸秆直接粉碎,不仅不需要费时费力收拾,还给田里上了一层天然生物肥。塘坊村村民张继同高兴地说。 导报从山东省农机局了解到,全省各地大力推行玉米联合收获、秸秆还田、土地深松、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等先进技术,努力提高秋收秋种质量。目前已完成纯秸秆还田630多万亩,占机收面积的1/3;完成机耕面积1100多万亩,其中深松面积约200万亩。 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资源环境分团团长郭洪海表示,近年来,农业生产更多地注重追求产出能力的提高,而对资源的循环有效利用和节本增效没有给予足够重视。据统计,目前黄淮海区域(山东、河南、河北)每年化肥折纯使用量475万吨,但有超过一半的化肥没有转化成生产力,不仅浪费资源,还污染环境。 郭洪海说,通过秸秆还田,把粗放的传统生产模式转变为科学的循环发展模式,将有效缓解山东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。据初步测算,如果山东省的农作物秸秆全部还田,产生的肥效相当于全省氮肥年需求量的60%-70%。
- 2023-03-25台湾大学生参观安阳全丰植保无人机
- 2023-03-25台湾工具机厂赴东京参展抢日本最大机床展商机
- 2023-03-25十三五期间四川将建川藏铁路等5条出川通道
- 2023-03-25云南省水利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
- 2023-03-25台湾五金展台中将登场潜在订单上看255亿元
- 2023-03-25玉柴集团2013届新员工今天开始报到
- 2023-03-25台正tom545机床导轨防护罩
- 2023-03-25中国重汽爱心公益活动帮助王元气村解决修路困难
- 2023-03-25日本地震影响厦门墓碑石出口
- 2023-03-25台湾力得卫宇龙机床v650链板式排屑机